根据全省住建领域2020年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宣传重点,开展国家标准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(GB/T 50378-2019)宣贯,传播绿色建筑标准理念,倡导绿色生活方式。建筑与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公告2019年第61号文,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GB/T50378-2019自2019年8月1日起实施。
一、新标准的编制背景
原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GB/T50378-2014(以下简称14版标准),执行过程中,
存在以下几点不足:
01、落地难,运行标识评价少
全国层面,运行标识项目仅占7%左右。
02、“以人为本”理念,体现不足
版标准围绕“四节一环保”理念编制,更多考虑建筑本身绿色化和资源节约,
“以人为本”的技术要求体现不足。
03、建筑行业新技术,体现不足
版标准未体现建筑产业现代化、海绵城市、BIM、健康建筑等近年推广的建筑
新技术新理念。
04、“业主可感知性”,体现不足
标准评价建筑未体现“高质量建筑”,业主难以感受到绿色建筑在健康、舒适、便捷、宜居方面优势。
二、新标准评价体系变化解读
01、评价体系围绕“业主感知”制定
【14版标准】
节地与室外环境、节能与能源利用、节水与水资源利用、节材与材料资源利
用、室内环境质量、施工管理、运营管理、提高与创新,8个章节内容组成
【19版标准】
安全耐久、健康舒适、生活便利、资源节约、环境宜居、提高与创新,6个
章节内容组成
02、最后评价阶段提前
【14版标准】“设计评价”和“运行评价”(投用1年后)
【19版标准】“预评价”和“评价”(竣备后)
03、评价等级增加基础级
【14版标准】“一星级”、“二星级”、“三星级”
【19版标准】“基础级”、“一星级”、“二星级”、“三星级”
04、各评价等级分数提高
【14版标准】
一星级:控制项全部满足、每类指标≥40分、总得分≥50分
二星级:控制项全部满足、每类指标≥40分、总得分≥60分
三星级:控制项全部满足、每类指标≥40分、总得分≥80分
【19版标准】
基本级:控制项全部满足
一星级:控制项全部满足、各类指标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其总分值的30%、
总得分≥60分
二星级:控制项全部满足、各类指标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其总分值的30%、
总得分≥70分
三星级:控制项全部满足、各类指标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其总分值的30%、
总得分≥85分
05、条文数量减少
【14版标准】条文数140条
【19版标准】条文数112条
06、计分方式简化
【14版标准】
各条文分为得分、不得分、不参评项。
评价指标每类指标总分100分,指标各自的评分项得分Q按参评建筑该类指标
的分项实际得分除以适用于该建筑的评分项总分值再乘以100分计算,权重比
按标准表格取值。计算公式如下:
三、新标准主要技术变化
01、增加“全装修”等基本要求
02、部分14版评分项变为控制项
03、部分14版地标评分项技术要求提高
(1)无障碍要求提升
14版地标(节地章节)
&emsjinnian金年会p;4.2.9条,场地内人车分流,人行通道、主要出入口和停车位均采用无障碍设计,且与建筑场地外人行通道无障碍连通,评价分值为3分
19版国标(生活便利章节)
6.2.2条,建筑室内外公共区域满足全龄化设计要求,评价总分值为 8 分,
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:
1)建筑室内公共区域、室外公共活动场地及道路均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,得3 分;
2)建筑室内公共区域的墙、柱等处的阳角均为圆角,并设有安全抓杆或扶手,得 3 分;
3)设有可容纳担架的无障碍电梯,得 2 分。
解读:新增条文要求建筑的公共区域充分保证使用者,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人、残疾人、儿童行走安全;保证建筑使用者出现突发病症时,更方便地利用垂交通。
(2)配套设施要求提升
14版地标(节地章节)
4.2.11条,居住建筑和住区满足下列要求中至少3项,得3分;满足4项及以上,得6分:
1)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步行距离不超过300m;
2)场地出入口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;
3)场地出入口到达商业服务设施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;
4)相关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边居民开放;
5)场地1000m范围内设有5种以上的公共服务设施。
19版国标(生活便利章节)
6.2.3条,住宅建筑,满足下列要求中的 4 项,得 5 分;满足 6 项及以上,得 10 分:
1)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步行距离不大于 300m;
2)场地出入口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不大于 500m;
3)场地出入口到达中学的步行距离不大于 1000m;
4)场地出入口到达医院的步行距离不大于 1000m;
5)场地出入口到达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大于 800m;
6)场地出入口到达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大于 500m;
7)场地周边 500m 范围内具有不少于 3 种商业服务设施。
6.2.4条,城市绿地、广场及公共运动场地等开敞空间,步行可达,评价总分值为 5 分, 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:
1)场地出入口到达城市公园绿地、居住区公园、广场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0m,得 3 分;
2)到达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的步行距离不大于 500m,得 2 分。
解读:新增条文要求建筑的公共区域充分保证使用者,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人、残疾人、儿童行走安全;保证建筑使用者出现突发病症时,更方便地利用垂直交通。
(3)人均用地指标节地要求提升
19版国标(资源节约章节)
7.2.1条,国标居住建筑评分规则:
(4)场地噪声环境要求提升
14版地标(节地章节)
4.2.5条,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声环境质量标准》GB 3096的规定,评价分值为4分。
19版国标(环境宜居章节)
8.2.6条,场地内的环境噪声优于现行国家标准《声环境质量标准》GB 3096 的要求,评价总分值为 10 分,并按下列规则评分:
1)环境噪声值大于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,且小于等于 3 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,得 5 分。
2)环境噪声值小于等于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,得 10 分。
文章来源(山东建筑节能与科技网)